返回
香港中文大學
沙田及西貢
作為香港最享負盛名的高等學府之一,香港中文大學的佔地面積乃全港大學之冠。廣闊的校園為建築師提供充裕的發揮空間,令校內匯聚各種風格和年代的建築。20世紀60年代,建築師司徒惠在校園整體規劃中採用混合式設計,一系列由他本人以及其他建築師設計的粗獷主義建築隨之誕生。當中最受矚目的包括呈「A」字三角結構的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1972年)、完美結合粗獷主義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築理念的中國文化研究所(1970年),以及別樹一格的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1972年),該圖書館水平延伸的三層樓板與高聳垂直的混凝土水塔形成絕佳的視覺平衡。粗獷主義於戰後的英國興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國際風行。儘管粗獷主義建築常因其裸露的結構、硬朗的混凝土立面和樸實無華的風格為人詬病,但憑藉愛好者們的熱情擁戴,這建築風格仍然在今天迎來復興風潮。
.jpg)

Photos courtesy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